【高明人才榜】第3期
高明有一个顽皮的孩子,他追飞机
2011年组建高明第一支航模队
2015年,他创办了高明第一家航模工作室。
别人买现成的玩,他却自己组装
他17岁
编辑
我感觉我的17岁就像被狗吃掉了。
2015年暑假,即将进入中山大学西南学院大四的高明青年崔伟浩,自费拍摄了一部以龙子游故事为主题的短片,请支持高明本地青年的原创作品,欣赏。
(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,有钱人随意看)
微电如风少年
随风成长,追寻自我
我不喜欢稳定。俗话说,路自己选,失败了也别哭。
龙子友
第一次见到龙子佑,他的脸庞就像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,青涩而倔强,但言谈举止却比微电影里的形象更加成熟稳重。该怎么形容呢?就像高中时代我们身边那些个性鲜明、略带酷劲的男生。
他从小学开始就追“飞机”,从玩具飞机到模型飞机。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模型飞机,是小时候跟着妈妈逛模型飞机店的时候。后来,他攒下零花钱,买了人生中第一架模型飞机。一开始,他瞒着父母玩,把模型藏在床底下,直到父母默默同意。
2011年,龙子友发现,其他地区都有航模协会或航模队,但高明没有。于是,还在读初一的他,就组建了高明第一支航模队——蓝天航模队。有趣的是,这支队伍里不仅有正值青春年华的年轻人,还有三四十岁的航模爱好者。
每逢周末或节假日,龙子友就会和队友们一起到西江新城苏河路、明湖公园附近、君宇海城等“试飞基地”练习。
时机成熟,2015年,读高一的龙子友创办了高明第一家航模工作室,他制作了一架紫色的歼-10模型,中间装有发动机,设计最高时速可达到100多公里。
他的存储卡永远不够用,他的梦想是醒来时被模型飞机包围。
他迷恋高明的夜景,常常徘徊在夜色的边缘。
我只希望这场噩梦不会成真。
龙子友
又能和谁谈论重逢的那座孤岛?
龙子友航拍
他和你一样深爱着这片土地。
高明体育中心
美的·麓湖森林度假酒店
西江
高明夜景
今年大年初三,龙狮巡游
微电影背后的故事
并非所有人都会屈服于现实。
为何要拍摄这部微电影,讲述龙子游的故事?就让这部微电影的编剧兼导演崔伟豪来告诉你:
☞崔伟浩:我认识龙子友很久了,他虽然年轻,但在高明当地的航模无人机圈很有名气,独立自主,有主见,有责任心,这在他这个年纪是很难得的。他所在的航模团队里,三四十岁的大叔们都很信任他。我想通过这部微电影探讨一个话题:如何让父母理解孩子,引导孩子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,而不是让孩子盲目地听从别人的想法。
你不是你的孩子,你也不可能为他而活一辈子。有的父母希望孩子这样那样,其实是在孩子身上寻找自己。
崔伟浩
2015年8月,酷暑难耐,崔伟豪到台湾世新大学交流报到只剩半个月,除去手续,拍戏时间只剩一周。八月的天气就像小孩的脸,随时都在变。崔伟豪担心一场雷雨会耽误整个项目,只好赶着上班。幸好大学好友冒着酷暑,从惠州、广州赶到高明帮忙。
微电影里的居家场景是在龙子友的旧居拍摄的,因为没有空调,大家都大汗淋漓。白天拍摄结束,晚上回到崔伟豪家里,小伙子们光着膀子导演素材、剪辑,但玩得不亦乐乎。最尴尬的时候,读卡器坏了,内存卡读不出来,数据有丢失的危险。这意味着他们一天的拍摄白费了。于是崔伟豪连夜从高明打车去了禅城,找了一家专业的技术公司恢复数据,终于把一天辛苦的成果救了回来。
微电影拍摄花絮,拍摄地点是高明一中
他们的未来又将会怎样呢?
这会是他们所期望的吗?
龙子友
龙子友的理想与微电影的主角一样: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。
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,打好基础。连化学和数学都不懂,怎么能造飞机呢?希望考上理想的大学,学好专业知识,将来结合影视和航空知识自己创业。
龙子友
崔伟浩
当编辑问崔伟浩未来如何时,他说不知道,在“稳定”(父母的意愿)和“出去谋生”(自己内心的声音)之间挣扎。
我大学选择新闻专业的初衷是很好的,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去影响社会,去改变世界一点点。
崔伟浩
他曾拍摄一组留守儿童的照片,发布在乐虎和网易相册上,呼吁家长多花点时间关爱孩子。他去过很多国家和地方,他想多去旅行、多看风景,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。
也许十年后,我们就能找到答案。
你的周围有一些特殊的、有才华的人吗?
欢迎给编辑留言推荐
让我们记录下这个时代的辉煌人物
点击蓝色字体可查看往期精彩内容
策划/撰稿:高明发布微信编辑部
图片:龙子友、崔伟浩提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