帝游网提供最新手游APP下载和游戏攻略!

调查 | “旅游蛙市政卡”诈骗案北京市政一卡通

发布时间:2024-06-20浏览:7

(图为“旅游蛙市政卡”正在推广中)

全文共3851个字,阅读大约需要7分钟。

·近日,一条推送“引爆”了朋友圈,推送称生产了1000张旅行蛙市政卡,获取方式很简单,扫描推送下方二维码,添加好友即可。

记者选择微信主界面的搜索栏搜索朋友圈,输入“旅行蛙一卡”,发现了几条类似的推送通知。

北京市政卡有限公司发布声明称,其从未发行过“旅行蛙市政卡”,并称该公众号此举是为了博取关注、获取个人信息。

·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为了博取关注,利用赠品作为通过新媒体扩大传播的手段并不罕见。

记者:李退

文字编辑:赵曦

1月31日,汪淼删除了最近转发的两条信息,随后因心情不爽,暂时关闭了朋友圈。

“我再也不会相信这种事了。”她还是有点怨恨。

从1月29日中午开始,汪淼的朋友圈里频繁出现“免费领旅行蛙北京市政府卡”的推送。旅行蛙是日本推出的青蛙训练游戏,汪淼下载后,时不时就会登录看看“蛙儿子”的情况。“他能自己吃饭、自己睡觉、自己出行了”,汪淼笑着说,“很可爱。”

“旅行蛙”、“一卡通”、“免费”,这三个关键词连在一起,让汪淼有些心动。

“也许我可以得到它?”她回忆说,当时她有点幸运。“这张卡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。你甚至买不到定制卡,更不用说它是免费的。”

想到这里,汪淼点开了推送。

很难获得免费卡

推送中称,邀请旅行蛙插画师制作1000张北京市政府专属卡,获取方式很简单,扫描推送下方二维码,添加好友即可。

王淼有些犹豫,因为这条推送的阅读量已经突破了2000,她觉得自己免费获得这张卡的机会很小。但她想,试试也不算亏。王淼看着推送中展示的“旅行蛙卡”实物图,最终还是关注了发布这条推送的公众号“北京飘飘网”,并按照推送中的要求扫描了推送下方的二维码,申请添加对方为好友。

大约半个小时后,对方同意了汪淼的申请,称加的人太多所以回复晚了。按照对方的提示,汪淼在对方的朋友圈里找到了“旅行蛙”卡的获取要求:点赞朋友圈,将之前的“旅行蛙”卡的推送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,不要屏蔽任何人,然后截图发给对方。

对方的朋友圈也公布了获奖规则:“排名第8位、第16位、第24位、第32位……以此类推的人,就是获胜者。”

白天,她发现两个好友也互相点赞了对方的第一条朋友圈,第二天,她点开“旅行蛙一卡”推送查看当时的阅读量,却发现该推送因“诱导分享”被举报屏蔽。

汪淼有些疑惑,心想自己可能拿不到定制卡了。可这时朋友圈里又有人转发了同样的推送,汪淼点开一看,发现和昨天的推送一模一样,只是推送下方的二维码变了。

“再试试吧,对方没让我付钱,也没让我填写个人信息,很安全。”汪淼再次加了好友,对方的回应是让汪淼看自己第一条朋友圈,“朋友圈内容一样,要求也一样。”

汪淼又做了同样的事情,一天后,当她再次点击推送时,发现已经无法查看推送信息,理由是“该账号涉嫌诈骗”。

回想起这两天的经历,汪淼觉得,“转发送卡”或许只是公众号博取关注度的手段。她记得,自己查过“北京飘飘网”这个成立时间并不长的公众号的历史推送,每条推送最多只有100条阅读量,而“旅行蛙”的卡片推送阅读量则超过了3万条。

“我其实是被骗了,还免费帮他们打广告。”王淼回忆道,“他们利用了人们贪图便宜的心理,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,进行宣传。”

她删除了之前转发的两条信息,但觉得还不够,就暂时关闭了朋友圈,“还好已经举报了,不能再骗更多的人了。”

汪淼没有想到,虽然“北京飘飘网”官方账号已被封,但“旅行蛙卡”计划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。

“旅行蛙一卡”的花样层出不穷

张兰在长沙留学,虽然看到在北京留学的朋友转发了“旅行蛙一卡通”的推送,但她并未动心,因为“明显是假的,不可能这么便宜”。两天后,张兰的大学同学也转发了一条类似的推送,但标题改成了“旅行蛙 项城(长沙)一卡通”,内容与之前一模一样。这让她更加确信“这是一个骗局”。

记者在微信主界面搜索栏中搜索朋友圈,输入“旅行蛙一卡”,发现多条类似的推送通知。这些推送通知均称邀请了旅行蛙插画师,定制了1000张专属一卡,只需扫描推送下方二维码,关注公众号即可免费领取,并未提及其他要求。几条推送通知的内容和版式一模一样,只是一卡名称变了。

(微信推送截图,标题显示赠送的是公众号对应区域的卡片)

发布推送消息的公众号大多以“地区+高校信息”为名,这些公众号的简介也十分相似,声称提供本地高校的热点资讯。记者点开查看历史消息后发现,这些公众号发布的推送消息大体相同,推送内容与本地高校关系不大。

(查看公众号发布的历史消息可以发现,部分推送消息是相同的)

这些公众号发布的推送通知阅读量大多在200条以下,“旅行蛙一卡”的推送通知阅读量相对较高,达到1000条以上。三条“旅行蛙一卡”推送通知下方的二维码各不相同,扫描后出现的公众号大多带有“旅行蛙”字样。

北京市政一卡通_北京市政一卡通_北京市政一卡通

其中,“南昌大学资讯”推送中二维码对应的公众号为“高校实习猫”,“长沙大学资讯”对应的公众号为“旅行蛙来了”,“首都大学”对应的公众号为“最美旅行蛙”。这些公众号的介绍都一样,称“旨在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兼职、实习信息”。在账号信息中,“名称记录”显示,这些公众号均在今年1月27日更名,原有名称中均含有“实习”二字。

(“旅行蛙一卡通”推送中二维码对应公众号)

记者关注“最美旅行蛙”公众号后,界面弹出一条消息,要求他将“旅行蛙卡”转发到朋友圈并截图,同时向公众号后台发送邮件接收报名表。按要求发送后,记者收到了微信的自动回复,里面有报名表链接。

报名表需要填写姓名、手机号和电子邮箱,记者提交后,报名表被跳转到另一个界面,需要扫描图中二维码,关注公众号,才能收到中奖名单信息。

(报名表格)

该二维码对应的公众号为此前发布“旅行蛙一卡通”的“首都校园”,根据该公众号发布的提示,中奖名单将以短信形式通知。截至发稿时,记者尚未收到是否收到一卡通的通知。

按照上述步骤完成报名后,记者发现,“高校实习猫”报名表二维码对应的是公众号“南昌高校信息”,“旅行蛙来了”二维码对应的是“长沙高校信息”,对应情况与之前一模一样。

“实习信息”类型公众号历史发布的推送通知大体都是一样的,多为电影、书籍、PPT素材包等资源的免费分享。

(不同二维码对应的公众号发布的推送通知一模一样)

记者点击了几条推送通知,提示需要扫描二维码、关注公众号、回复关键词,才能免费获取相关信息。几条推送通知中的二维码相同,对应的公众号名为“小洲学园”。在公众号历史消息中可以发现,“小洲学园”发布的推送通知和“最美旅行蛙”等公众号发布的推送通知内容相同。

(《小洲书院》发布推送)

记者按照推送中的提示发送关键词,但依然没能立刻获得资源,还得按要求把PPT推送转发到朋友圈,或者直接向客服支付9.9元。

(回应关键词并不一定能让你立即免费获得资源)

转发推送中提到,关注公众号可免费领取PPT资料。截至发布之日,该推送已被阅读7453次。推送末尾显示,“小洲学园”公众号关注人数已达20余万。

(点击公众号页面底栏后,出现如图所示界面)

上述公众号中,有部分为个人所有,但多数为同一家公司所有。2月1日上午8点47分,“最美旅行蛙”发布了“部分一卡通考生名单”的推送通知,点击后发现,还需要扫描二维码关注另一公众号才能获取名单。该公众号的账号所有者同样为广州罗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。记者于同日上午11点再次点击推送通知时发现,“最美旅行蛙”公众号也因涉嫌诈骗被微信平台屏蔽。

由此可见,即便最终能拿到所谓的旅行蛙卡,你依然需要关注至少两个公众号、转发给好友,并提供无法保证安全的个人信息,其实也不算“免费”。

官方称“旅行蛙卡”侵权

1月30日14时,北京市交通卡有限公司在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,近期,一些不法商家和个人在微信上传播虚假信息,以免费赠送旅行蛙主题卡活动吸引关注、套取用户信息,提醒用户切勿轻信、转发,勿将假冒伪劣卡当作所谓“奖品”。

(微博截图)

汪淼还是有些疑惑,她室友在京东买了一张《多啦 A 梦》外星人卡,使用正常,“这些外星人卡都是私人做的吗?怎么辨别?”

记者联系到北京市交通卡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卡公司”),该公司表示,此前曾与多啦 A 梦、加菲猫等版权方合作推出过系列纪念卡,但从未与旅行蛙版权方合作发卡,市面上所有印有“旅行蛙”形象的北京交通卡均为假冒或变造的侵权卡。

“北京地铁、北京公交等人工充值网点有权拒绝为该类卡充值,同时,如果充值或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,公司有权不予受理。”一卡通公司表示,针对此次侵权行为,后续将在微信平台做出详细解释,并补充称,避免受骗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从正规官方渠道购买和申领一卡通,比如天猫旗舰店、地铁站一卡通多功能一体机、一卡通营业厅等。

“版权卡都经过专业防伪,购买卡时一定要认准标识、卡的唯一识别序列号、激光防伪标识,”该卡公司建议,“如果不法分子以低价卡、打折卡、特价卡等形式出售,切勿因小失大,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。”

张兰将卡公司发的微博截图发给了同学,虽然还没收到回复,但她发现对方已经删除了自己之前转发的关于“旅行蛙卡”的推送通知。

“其实这个套路很多年前就出现了,我也差点上当。”张兰曾经点开一条“转发可得熊本熊卡”的推送,但点开后发现阅读量已经破十万。虽然有些怀疑,但张兰还是尝试了一下。转发推送、关注公众号后,她再也没有收到任何消息。

“后来就删了,这是很常见的伎俩。”张兰分析道。转发送免费物品其实是公众号博取关注、获取个人信息的伎俩,这些公众号大多也是为了盈利。“时不时发一些免费资源推送通知,但最后还是要收费的。”

这一说法与记者此前的调查结果一致。

其实,利用这种套路获取关注、变现的手段并不只限于微信平台。一年前,小宇在微博上无意间看到一条关于灵异漫画的微博,他看到最后发现需要关注一位博主才能看到漫画结局。小宇关注之后,这位博主自动回复,让小宇关注另一位博主才能看到漫画结局。小宇再次关注,结果还是和之前一样。

小雨后来在某漫画APP上看到了该漫画的完整版,才发现自己之前关注的博主居然抄袭了该平台的部分作品。这些博主平时都会发一些类似的漫画、小说,大多以求结局的方式来博取关注,还有一些广告。“应该是想让我们关注他,毕竟博主的广告费是跟粉丝数挂钩的。”

汪淼“取消关注”了几个公众号,她随后仔细查看了这些“高校信息”和“实习信息”的推送通知,发现内容与本地高校和实习无关,大多是讨论男女之间的情感话题或声称提供免费资源,阅读人数并不多。

“或许只是为了博眼球的骗局。”汪淼原本想发朋友圈提醒身边的朋友不要上当受骗,但想了想,还是删掉了。“希望大家提高警惕,毕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。”

(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;应受访者要求,人物均为化名)

点击关键字查看上一条内容

| || |||| ||||| || |||| |||| |||| | |||| | | |||| | | | ||| | | | | | | | | | |️|| || || |||

热点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