帝游网提供最新手游APP下载和游戏攻略!

全民体育时代,健身APP如何走出“亚健康”阴影?全民体育是全体增强体魄

发布时间:2024-06-27浏览:4

随着健康生活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,体育产业正步入黄金增长期。据Speed Research Institute此前发布的报告显示,中国互联网体育用户规模已从2012年的8000万增长至2016年的4.1亿,年均新增用户约1亿,预示着全民体育时代即将到来。与此同时,在互联网的全面推动下,体育产业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期。其中,健身类APP的出现令人瞩目,其对全年龄段人群的吸引力超乎所有人的想象。

体育借助互联网蓬勃发展

8月8日是北京奥运会开幕日,又被称为“全民健身日”。“全民健身日”是2009年批准设立的,旨在提高人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。可以说,自北京奥运会以来,我国掀起了一股全民健身热潮。从另一个角度看,全民健身热潮体现了体育产业的光明前景和爆炸式发展。

据艾瑞咨询发布的《2016中国互联网体育用户洞察报告》显示,5亿体育人群的红利、10年政策扶持的红利正快速推动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。同时,报告还指出,推动互联网体育产业发展的因素包括政策对互联网体育的鼓励、民众体育热情的不断高涨、互联网媒体的推动力等。

借助互联网,人们健身、在线观看体育赛事、在线购买体育产品等行为在一定意义上已经成为常态。

值得注意的是,互联网运动的另一个驱动力有些“阴暗”,那就是“亚健康”。虽然“亚健康”是否存在仍存在争议,但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处于“亚健康”状态,开始担忧。因此,在高压、低质量的生活之下,一场与身体的较量在以上班族为代表的“亚健康”人群中不断展开,运动健身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他们的“救命稻草”。

但无论是蜂拥而至的正向驱动力,还是单打独斗的“亚健康”,都将推动互联网体育产业走向一个新的发展高度。在这个高度,用户与体育产业将在赛事、健身、体育产品等方面实现高度融合。换言之,互联网体育已经抓住了用户的痛点,开始走向全面开花的发展模式。

健身APP本身是否也处于“亚健康”状态?

作为互联网体育行业的新秀,体育健身类APP正挖掘年轻消费者的刚需。据必达咨询此前发布的《2016年7月体育健身类APP用户监测报告》显示,2015年中国体育健身类APP活跃用户规模突破2000万,同比增长92.1%,预计2016年将达到3415万,同比增长70%,预计2018年活跃用户规模将突破7000万。

2015年是健身类应用爆发式发展的元年,众多现象级产品的出现迅速将健身类应用推向风口浪尖。不过,运动健身类应用目前仍处于用户培育阶段,但用户规模的快速增长趋势必然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。

健身类APP种类繁多,细分程度相当高,这里我们将其分为三类,一类是在线教育类健身APP,比如Keep、Feel、热健身等;一类是运动管理类APP,比如华为运动健康、小米运动、咕咚、春雨计步器等;一类是O2O类健身APP,比如趣运动、乐奇足球等。

虽然人们健康生活意识的增强,让健身类APP大获成功,但在巨大的市场诱惑下,也不可避免地出现“膨胀”,从而走样。目前,健身类APP的“亚健康”现象主要有两方面。

1、同质化趋势明显,“双胞胎”频现

初学者对于健身类APP的辨别能力较差,喜欢一款APP的原因大多是因为界面好看、操作方便等与健身无关的因素。

然而,以培养用户刚性健身需求为目标的健身应用却不这么认为。为了增加用户量和用户粘性,健身应用不得不拿出实力。然而,或许是因为做得过火,又或许是力度不均,健身应用正面临同质化的考验。缺乏差异化内容,成为健身应用在在线健身领域竞争的最大瓶颈。

在线教育和健身类APP方面,2015年上线的Keep目前用户量超过6000万,同样在2015年上线的Hot Fitness用户量超过4000万。但简单对比一下就会发现,两款APP几乎就是“双胞胎”。两款APP在界面和板块方面非常相似,比如板块大致分为发现、动态、训练、我的详情四个部分。在健身内容方面,虽然它们都符合综合类健身APP对于健身项目多样化的要求,但除了专业健身教练的眼光,其他人很难分辨出它们内容的好坏。

运动管理类APP是受同质化影响最大的,比如计步器在应用商店中就比其他类型的APP更常见,在某应用市场首页搜索计步器时,名为“计步器”的计步器APP占了总数的一半以上,其准确率也值得怀疑,不过最值得庆幸的是用户没有精力或者欲望去逐个尝试计步器。计步器计数其实是个技术活,但大部分计步器都以无忧无虑的心态对待用户,只有少数计步器能用更好的算法来计步。

O2O健身APP的“孪生”现象也成为常态。比如趣运动APP和趣运动APP的读音一模一样,对比界面后发现,包括场地、预约等板块分类几乎没有区别,唯一不同的就是服务城市的分布。当然,这也不排除抄袭的现象,即两者必定有一个是山寨的,或者两个都是山寨的。

此外,看似“社交化”已经成为健身类APP的共识,但实际上更像是一种无脑的模仿,这种社交显然吸引力不够,而且如果不能开发出更有意义的东西,健身类APP的社交功能其实可以被彻底消灭。

“双胞胎”“多胞胎”的频繁出现,让健身类APP陷入尴尬境地,无论是哪一类健身类APP,似乎都在向同质化方向发展,内容大同小异,生态布局也没什么差别。

2.功能单一,创新能力不足

对于在线教育健身类APP,用户需要自学,并且要有足够的毅力;对于运动管理类APP,用户只需要在运动的时候打开软件;对于O2O健身类APP,用户只需要在需要的时候打开软件。

全民体育的基础_全民体育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_全民体育

事实上,目前健身类APP的用户粘性普遍不高,也就是说健身类APP的存在仅仅满足了用户的偶然需求。结合现实需求来看,这种情况说明了目前健身类APP的一个普遍问题,那就是功能单一,内容创新不足,这在快速发展的前期很难凸显出来,因为蜂拥而至的用户对健身类APP的体验是充满新奇感的。但越到发展后期,也就是到了中后期,早期用户的疲劳感就凸显出来,用户不会再打开甚至卸载,或者只是打开用几分钟就草草结束。

以Feel在线教育健身APP为例,据相关数据显示,其用户量已超过3500万,但其中只有不到10%的人在Feel上完成每日签到。纵观Feel的在线付费教育健身课程,大部分项目的报名人数仅在几百人以内。可想而知,在活跃用户量如此之少的情况下,愿意为在线健身教育付费的人寥寥无几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
其实,这种现象的存在与健身APP功能单一的弊端不谋而合,用户对于健身的刚性需求很难培养,尤其在各类限制条件的“注视”下。

稳坐健身榜单第一梯队的Keep、Feel、Hot Fitness、咕咚等健身类APP,也难逃功能单一导致内容创新不足的困境。以在线教育健身APP Keep为例,它的健身课程很全,但除了15、20分钟的健身时间,用户还能做什么?社交?不够,没有亮点。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做什么的用户,自然会退出APP,如果明天没时间运动,健身APP又会被冷落。

以运动管理APP咕咚为例,其用户数已达8000万左右,可见跑步作为单一健身运动颇具吸引力,但如何提升活跃用户量一直是难题。咕咚体育CEO沈波曾表示:“现在中国大概只有20%的人有比较长期的运动习惯。”

即使能坚持下去,能坚持多久也是值得怀疑的,3个月还是12个月,这对于健身应用的生存策略至关重要。

O2O健身应用的可持续性也令人担忧。虽然预约健身房、教练、队友等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必需,但这个过程仅能持续很短的时间。目前,趣体育、乐奇足球等应用都存在场地数量不足、城市区域限制等问题,发展瓶颈也比较明显。

不管怎样,以上这些,都是健身类APP功能单一导致的弊端,而目前的健身类APP还未开发出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新内容、新功能,这种情况或许已经形成“危机”,能否化解,仍是一个问题。

综上所述,健身类APP的“亚健康”态势已十分明显,若不尽快解决同质化、功能单一等问题,“亚健康”危机或将进一步恶化,步入“死胡同”,难以挽回。

回归用户,看未来健身APP两大发展趋势

为了摆脱“亚健康”状态,健身类APP势必回归用户,迎来理性发展时代,而在这个过程中,健身类APP也将走向两大发展趋势。

1. 功能整合开启“大融合”时代

目前在线教育健身类APP与运动管理类APP融合的做法十分常见,也就是说在线健身教育会重点突出某一项或几项运动的管理功能。比如Keep在训练页重点突出了跑步、骑行的运动管理功能,其实就是想吸引对跑步、骑行感兴趣的用户使用Keep来管理自己的运动进程。再比如华为运动健康APP,其健康板块包含了在线预约、在线医生等部分,本质上还是一个运动管理APP,但其首页却有一个在线健身教育动作库,可见华为运动健康APP正在逐步向综合健身APP迈进。

随着健身类APP的健身用户数量的增加,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,在线教育健身类APP会增加更多专业的运动管理功能,运动管理类APP也会加入在线健身教育内容,因为这很符合用户希望一个APP搞定一切的心态。

未来,O2O健身APP加入线上健身教育、运动管理功能并不难,比如在乐奇足球中,就可以嵌入足球管理、足球技巧教学功能,这不会削弱其约人约场的主要功能,反而会吸引更多足球爱好者加入。咕咚、悦跑圈等则热衷于线上线下赛事的发展,其在O2O运营上的深度布局日趋完善。

在线教育、运动管理、O2O三大功能的整合,高度迎合了用户的刚需,即功能全面、操作简单。但目前不少APP都担心自己能否整合多项功能,如果整合失败,可能面临大量用户流失的困境。但不久的将来,第一个“吃螃蟹”的人一定会出现,不难看到不同类型APP之间的跨界合作,健身APP的功能整合趋势即将迎来“大整合”时代。

2、细分化趋势明显,单一品牌“多元化”时代到来

与一个APP兼具多种功能的“大集成”趋势不同,“多元化”趋势一般是单一品牌与单一运动品类之间的化学反应,目前这一趋势在运动管理类APP中表现得最为明显。

咕咚的“拆分”动作还在进行中。目前,咕咚体育旗下有咕咚、企业咕咚、咕咚冰雪等APP。深耕跑步领域的咕咚,正在将体育概念“拆分”到冰雪运动领域,试图抢占冰雪运动庞大的用户市场。此外,企业咕咚是咕咚将用户“拆分”到企业领域,抓住团队运动的比较属性。

除了咕咚,悦动拳APP的开发商深圳市悦动天下科技有限公司也在实行“多元化”战略。目前悦动拳、悦动拳Pro、悦动拳等APP的布局,已经彰显了其细分用户、细分需求的动作策略。悦动拳与悦动拳Pro的区别在于,Pro版无广告,但需要2元下载费用。不得不说,悦动拳对用户心思的揣摩能力很强,2元换取更好的体验也充分满足了部分用户的需求。悦动拳是一款主打在线健身教育的APP,显然悦动拳并不想被跑步这项单一的运动限制住自己的发展潜力。

除了运动管理类APP呈现多元化趋势外,为了占领市场,在线教育、健身类APP也有可能走向多元化,或将健身进行分类,开发更多APP,或干脆内部细分自己的APP,形成跑步、骑行、瑜伽等板块。

毫无疑问,单一品牌的多元化布局为品牌影响力带来了积极作用。品牌细分化的细分趋势可以带来更多流量,布局更多领域的同时,也能产生更多可行的盈利模式。但单一品牌的多元化必然会吸引竞争对手入局,因此在“多元化”趋势下,一场百年之战在所难免。

搭乘互联网快车,恰逢全民体育时代,健身应用的“大跃进”催生了同质化、功能单一的“亚健康”症状。随着这些症状的强势降温,回归用户的健身应用或将迎来大融合、大多元化的“黄金2.0时代”。

热点资讯